一、“柯达建议制度”的起源和特点
1、“柯达建议制度”的起源和应用
“柯达建议制度”起源于1889年,当时柯达公司的创始人乔治·伊斯曼收到一份普通工人的建议书,书中呼吁生产部门将玻璃窗擦于净。这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伊斯曼却看出了其中的意义所在。他认为这是员工积极性的表现,立即公开表彰。并发给这个工人奖金,从此建立了一个“柯达建议制度”。在柯达公司的走廊里,每个员工都能随手取到建议表丢入任何一个信箱,并都能送到专职的“建议秘书”手中。“建议秘书”负责及时将建议送到有关部门审议,作出评价,建议者随时可以直接打电话询问建议的下落。公司设有专门委员会,负责审核、批准、发奖。对不采纳的建议也要用口头或书面的方式提出理由。如果建议人要求试验,可由厂方协助进行试验,以鉴明该建议有无价值。迄今为止该公司员工已提出建议180万个,其中被公司采纳的有60万个以上,该公司员工因提出建议而得到的奖金每年大约都在数百万美元以上。

2、“柯达建议制度”的特点
(1)各级管理人员重视
柯达公司要求所有管理人员,特别是第一线的领班,必须重视这一制度。因为,如果第一线领班对下属员工提出的建议表示冷淡,那么这种建议制度就不能得到员工们的支持。
(2)建立专门组织机构
柯达公司有专门的办公室和“建议秘书”及时处理员工的建议,公平地解决奖金的分配数额,耐心地向建议人解释建议不能采纳的原因和定期公布建议制度的实施情况。
(3)长期不间断的开展
“柯达建议制度”自1889年柯达公司的创始人乔治·伊斯曼收到一份普通工人的建议书开始执行以来,一直不间断开展,持续百余年,直至今日。
(4)简化建议制度程序
每当柯达公司员工想出一个建议时,他们随手就可以拿到建议表并填上自己的建议,他们可以将建议表投到工厂的信箱中,也可以投到工厂特制的建议收集箱内,如果员工不愿披露姓名,他们也可以采取匿名方式提出建议,然后用建议表上的号码与厂方进行联系,可用电话查询该号码的建议是否已被采纳。建议办公室把所采纳的建议都列成表格,定期在公司的报纸上公布,或张贴在布告栏上。
(5)认真处理每项建议
负责建议的”建议秘书“及时把各项建议提交给各有关管理人员和科室,必要时还可把建议付诸试验。有关管理人员和科室对建议做出采纳或不采纳的决议后,必须将决定后的材料送到建议办公室,由“建议秘书”提交本部的一建议委员会审批。对未采纳的建议必须向建议人送一份详细的材料,说明该建议未被采纳的原因。如果建议人仍认为他的建议具有采用的价值,他可向建议办公室提供更多的依据,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未被采纳的建议最后也可能会被采纳。
(6)重视宣传和物质奖励
在柯达公司,每一个新员工都能领到一本关于员工建议制度及其奖励办法的小册子,这本小册子能使员工很快熟悉建议制度的内容,每周的员工周报辟有专栏对建议被采纳的情况进行报道。公司根据长期的经验制订了一套标准的方法,用以确定所采纳建议的价值及建议人应得到的奖金数额,发奖金的办法是由“建议秘书”将奖金支票分发给各单位主管,单位主管再把奖金支票授予得奖人。
3、“柯达建议制度”的影响
目前,“柯达建议制度”已被国际上的大企业广为采用,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在国内,“柯达建议制度“较多的应用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面,是国内研究员工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案例。
二、国内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建议制度”的开展情况
1、“QC”质量小组活动
目前国内电力企业普遍在员工中开展“QC”质量小组活动,学习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方法,通过在员工和基层管理者间注册成立“QC”质量小组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实施纠正措施,通过员工的参与影响其决策,增加员工的自主性和对工作生活的控制,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高,对企业的忠诚度更高。“QC”质最小组活动可列为员工建议制度的一类,但涉及面有限,而且目前组织和涉及的问题相对专业,不如“柯达建议制度”涉及面广和便于参预。
2、“安全合理化建议”活动
大多数电力企业组织开展“安全合理化建议””活动有的企业还在公司网页上设置“安全合理化建议”信箱供员工参预,但相对“柯达建议制度”的执行来看,目前国内电力企业在“安全合理化建议”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其过程只能归结为一次“活动”,对企业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只是阶段性的,而非长期性的。
3、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奖惩条例对员工安全建议的相关规定
国内电力企业大多数出台有较为细致和严格的安全奖惩条例,但以前国家电力部编写的若干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大部分没有对员工安全生产建议做出专门的规定,一般仅有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比,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或做出特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等规定,而对安全生产建议形成长期的制度和配套奖励的规定极少。
三、以“柯达建议制度”为“蓝本”,建立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建议制度”
1、各级管理人员重视
电力企业所有管理人员,特别是基层科室班组应重视和执行“安全生产建议制度”,让企业员工都能积极参与到安全合理化建议制度中来。
2、建立专门组织机构
由电力企业的安全监察部作为“安全生产建议制度”的常设办公室并有专职负责及时处理员工的建议,公平地解决奖金的分配数额,耐心地向建议人解释建议不能被采纳的原因和定期公布建议制度的实施情况。
3、长期不间断的开展
“安全合理化建议制度”必须长期坚持,而不是搞活动,要形成长效机制坚持长期开展。
4、简化建议制度程序
电力企业也可以采取设置较多的建议收集箱和建议上报的方式每当员工想出一个建议时,他们随手就可以拿到建议表并填上自己的建议,将建议表投到公司的信箱中,也可以投到公司特设的建议收集箱内,如果不愿披露姓名他们也可以采取匿名方式提出建议,然后用建议表上的号码与安全监察部进行联系,可用电话查询该号码的建议是否已被采纳。建议安全监察部把所采纳的建议都列成表格定期在公司出版的报纸上,公布或张贴在公司的布告栏上也可以,通过传真、局域网进行收集和公布。
5、认真处理每项建议
负责建议的安全监察部专责应该及时把各项建议提交给各有关管理人员和科室,必要时可把建议付诸试验。有关管理人员和科室对建议做出采纳或不采纳的决议后,必须将决定后的材料送到安全监察部,由负责建议工作的专责提文本部门的建议委员会审批。对未被采纳的建议必须向建议人送一份详细的材料说明该建议未被采纳的原因,如果建议人仍认为他的建议有采用的价值他也可以向安全监察部提供更多的依据。
6、重视宣传和物质奖励
建立宣传和奖励机制非常重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建议制度”可让员工充分了解建议有奖励、有表彰。电力企业应适当降低表彰奖励的门槛,让建议者都有奖好建议有好的奖励和表彰,一般的建议也有奖励和表彰开辟专门的专栏和网页对建议被采纳的情况进行报道,按月或按季度进行定期发奖和表彰。(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