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态体系包括安全观念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安全行为文化。阳煤集团开元公司总结提炼的“安全预想靠智慧”体现了安全观念文化,“走动管理靠责任”体现了安全管理文化,“正规操作靠培训”体现了安全行为文化, 对煤矿企业进一步理解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具有借鉴意义。

安全预想靠智慧
安全预想是指在上岗作业前对自己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在脑子里详细、周密地思索一遍, 及时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 从而防止事故发生, 以保证自己和他人不受伤害。安全预想包括责任预想、规程预想、案例预想、现场预想等。本文主要从班前预想进行阐述。
1、安全预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安全预想的基本任务是在事故发生之前, 对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评价, 并根据分析评价, 制定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最终实现安全生产。把过去安全工作由事后处理变为事前防范, 使安全管理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安全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证明, 预防重大事故必须从小事做起、从基层一线做起,最根本的是必须把安全生产的理念落实到一线员工身上。只有员工自身的安全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得到提高, 每个一线工作的参与者都重视安全, 整个安全生产工作才能取得实效。这就要求员工在工作之前要对施工环境、工具、技能等存在的所有可能风险统筹考虑, 如果确实存在风险, 要想办法解决或报告。
2、安全预想的实施
各队组超前进行预知预想, 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是防范事故的基础性工作。现场工长是作业现场的安全第一责任者。因此, 在安排工作的同时要做好安全预想工作, 超前预想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隐患, 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四到”, 即想到、看到、说到、做到, 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1)安全隐患预想
各队组以班组为单位, 根据班前作业计划的工作任务安排, 相应进行班前安全预想。要积极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 认真排查、处理动态安全隐患,积极开展班前安全预想工作, 特别是对日常工作中容易被忽视但是会引发事故的习惯性违章、管理缺陷等动态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排查,并利用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反馈安全隐患。要注意发动群众讨论工作面情况, 研究工作方案和措施, 根据危险预知情况进行安全教育, 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强化“三不伤害”意识, 不断提高安全预知预防能力
(2)制定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要有效、合理, 有针对性, 且必须落到实处, 该上的设施、设备必须及时上齐, 该投入的人员必须及时到位, 该改进的工艺过程必须及时改进。当出现重大安全隐患, 有可能随时发生事故的情况时, 要果断采取停工措施, 进行停产整顿, 切实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3)引入考核激励制度
将安全预想与安全责任挂钩, 对安全预想工作排名在末位的进行处罚, 对改进安全工作有积极作用的要进行奖励, 对避免重大事故的实行重奖, 有关部门应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走动管理靠责任
“走动式管理”最早由管理学大师帕卡斯尔提出来, 它是指通过加强作业环境的巡查和督察, 并与考核奖惩结合起来, 及时消除现场安全隐患, 来保障安全生产。进入21 世纪, 管理的理念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而走动式管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纳入常态的管理机制。
1、走动管理的任务
煤矿企业中的走动管理, 一是解决眼前的不安全现状问题, 二是了解掌握情况, 为明天的、后天的安全预想提供素材。队干跟班是走动管理中最见效的一项措施, 是安全措施中最有成效的一种。他们对人、物、环境都非常熟悉, 只要在工作现场负起责任, 处理各种安全隐患, 就能够真正做好安全管理。各级领导干部要尊重他们, 努力提高他们的待遇、地位, 给予他们一定的权限和责任, 使他们发挥最大的
能力, 搞好安全工作。
2、走动管理的实施
一是走动管理的职责。下井带班人员要对当班安全负主要责任,在现场要履行处理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检查现场质量标准化、纠正不正规的操作、检查劳动纪律等四项安全职责。下井跟班人员协助带班人员对当班安全工作负责, 当发生危及矿工生命安全的重大隐患和问题时, 带班、跟班人员必须立即组织采取停产、撤人、排除隐患等可能的紧急处置措施, 并及时向上级汇报请示。凡发生安全事故,在追究带班人员责任的同时, 要追究相关跟班人员的责任。每班必须有一名正式队干下井现场指挥安全生产, 与工人同上同下, 对现场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各级管理人员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改进管理方式, 真正树立“解决问题在井下,工作重点在现场”的观念, 重点要抓习惯性、无知性、侥幸心理、恶意性等违章行为, 及时发现和制止生产过程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和违章行为, 对严重违章操作要停止工作, 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作业地点必须停产整顿, 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才能复产。
二是走动管理的考核。跟班队干、班组长作为基层的现场管理人员, 对人、物、环境都非常熟悉, 能及时掌握现场的具体情况, 发现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大对其考核力度能促使他们更好地尽职尽责,发挥他们最大的能力和作用。对于发生重大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或是严重影响生产的, 要在对其进行安全处罚的同时对各级领导进行安全问责。
同时, 安监部门要对走动管理的落实情况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督促检查, 凡发现没有按规定跟班带班的要停止工作, 并追究责任。凡发生重伤以上事故, 除明显的个人严重违章外, 都要从管理层次进行责任追究和分析处理。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把管理工作做到基层现场。对任何事故的责任追究和分析查处, 都要从安全生产责任制出发, 逐级追查。
正规操作靠培训
安全培训是提高安全素质的重要手段, 系统的安全培训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态度三部分, 缺一不可。安全知识培训的目的在于“知”, 安全技能培训的目的在于“会”, 安全态度培训的目的在于“行”。三者有机统一, 可以提高正规操作能力, 营造浓郁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培训让员工形成强烈的安全意识, 掌握必备的安全技能知识, 具有相当程度的安全预知能力、判断水平、应急方法, 达 到 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及“我会安全”的根本转变。
“手指口述”法是提高正规操作的有效方法。它是针对煤矿高危及操作环节复杂等特点创新的一种指向性集中、按照危害辨识、预防和培训的策划对工作程序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确认的有效管理模式。通过推行“手指口述”——心想、眼看、手指、口述的工作方式, 能够促使员工深思牢记安全操作过程及作业要领, 达到规范员工安全生产行为、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效果。要抓好“手指口述”法向班组自主管理的延伸,以提高员工主动执行“手指口述”操作法的自觉性。多数事故是“三违”所造成的, 通过对井下重点岗位强制推行“手指口述”, 可以促使员工形成正规的操作习惯, 使正规操作成为每个人潜意识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 梁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