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风干物燥,是火灾隐患的高发期,近期全国各地发生多起火灾事故,一桩桩惨痛教训都在提醒着我们,不但要做好相关火灾预防措施,在火灾事故发生的时候,除了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应对“火魔”,更应防范浓烟,它才是火灾致死的主要因素。
据统计:
火灾中被浓烟熏死呛死的人是烧死者的4-5倍。在一些火灾中,被“烧死”的人实际上是烟气中毒窒息死亡的。
HSE管理体系,HSE,HSE管理,火灾安全知识、HSE管理体系,HSE,HSE管理,火灾安全知识、HSE管理体系,HSE,HSE管理,火灾安全知识、HSE管理体系,HSE,HSE管理,火灾安全知识、HSE管理体系,HSE,HSE管理,火灾安全知识、HSE管理体系,HSE,HSE管理,火灾安全知识、HSE管理体系,HSE,HSE管理,火灾安全知识、HSE管理体系,HSE,HSE管理,火灾安全知识、HSE管理体系,HSE,HSE管理,火灾安全知识、HSE管理体系,HSE,HSE管理,火灾安全知识、HSE管理体系,HSE,HSE管理,火灾安全知识、
浓烟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在一氧化碳浓度达1.3%的空气中,人吸上两三口气就会失去知觉,呼吸13分钟就会导致死亡。而常用的建筑材料燃烧时所产生的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高达2.5%。
如何“看烟识火”?你要知道这些!
什么是火灾烟气?
烟气基本上很多人都见过,它其实就是气体和烟尘的混合物。烟气的成分很复杂。随着燃烧物质的不同,产生的气体和烟尘也不同。这个比较好理解,木头跟塑料烧出来的烟气肯定有区别。
气体通常包括水蒸汽、SO2 、N2、H2S、CO 、CO2、HCN、HCL等碳氢化合物以及氮氧化合物等;烟尘包括燃烧物的灰分、颗粒、油滴以及高温裂解产物等。
燃烧时产生的烟气多吗?
一般情况下,都会产生大量的烟气。根据《能源管理与节能实用手册》,1kg木材燃烧产生烟气约为42㎡。假如有一间面积为18㎡的房间,每平方米有35kg相当于木头的可燃物。发烟量有多大呢?答案是:26460立方米。这些烟气可把一座高26米,每层面积为1000㎡的大楼,即一座八九层的居民楼充满。
所以,不要认为自己那地儿没啥可烧的,更不要随便在楼道里堆个沙发,堆一堆纸箱子。一旦烧起来,烟气蔓延开来,会充满整个楼道。
再来看下烟气的危害
高温:这个情况可能很多,有时候300—400度,有时候高达1000多度。以100度的开水试想下,1000多度,人的肉体根本受不了。
毒气:这主要取决于当时的燃烧物。最常见的是一氧化碳,它可以杀人于无形。其他毒气也各有千秋,只要吸进去,就会在较短的时间令人窒息。
黑暗:烟大的时候什么都看不见,只能靠摸。高温的环境下找不到出口,这很让人恐惧。
如何看烟识火灾呢?
看颜色,判断燃烧的物品
发生火灾时
烟雾是火魔发出的第一信号
通过学习,观察烟雾的颜色,我们就能大致判断出:燃烧物质、火势大小等。
白烟
温度最低火势不大
有些事因大量灌水抢救,余热蒸发水分产生大量浓雾表示火势已近熄灭
黑烟
温度最高
通常在火烧的最猛烈士发生烟雾往上冲,烟中还夹杂熊熊火焰是火灾中最为危险的时期。
灰烟
最不可轻视,极有可能为焖烧,也可能是高温待燃。
看速度,判断火源在哪
如果烟不紧不慢地,晃晃悠悠的,那就说明火已经烧的差不多了,没劲了,这威胁就不大了,或者说明火源不在你附近。
如果烟又浓、又黑,窜的又快,那千万别进去,抓紧躲开。
看温度,看是否具备逃生的条件
温度也能看吗?当然。你看那烟所过之处,如果可燃物立即着了,或者塑料啊什么的立即软了,那肯定温度高。
但如果这些都没变化,没烧起来,那说明至少是在300度以下。也可以用手背等试试,或者用身体感觉一下,不觉得热和烫,那说明温度并不高。
如果发现自己周围布满浓烟该如何应对?
应对浓烟小技巧
源头减少烟气
1. 装修是尽可能选用不燃或难燃性建筑材料,减少烟气的产生。
2. 设计防烟分区,使烟气集中于特定空间,有利于通过排烟设施将烟气排出室外。
如何制服浓烟
减轻浓烟伤害
1. 大量喷水降低浓烟的温度好密度压制浓烟蔓延速度。
2. 了解浓烟发展路线,不可与其争锋。无法穿越着火层是往上层寻找合适的避难地等待营救,并做好防烟措施。高层建筑的电梯间、楼梯、通气孔道往往是火势蔓延上升的地方,要回避。烟火上行,人要下行。
3.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或戴上防烟面罩。从烟火中出逃,如烟不太浓,须匍匐行走,在贴近地面30厘米的空气层中,烟雾较为稀薄。
4. 砸碎玻璃散浓烟。必须要呆在房间避难时,关闭与烟气相通的门窗,并用浸湿的衣物堵住门窗的缝隙减少烟气的进入。其次砸碎房间的窗户玻璃,一是为自己赢得更多氧气,二十能帮助烟气排出。